热门搜索:人民论坛、 山东社会科学、 新闻爱好者、 制造业自动化

没有文凭,怎么评职称?——优盘之父获评高工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www.lunww.com    发布者:论文网
浏览35次 时间:2010年10月27日 14:24
2002年7月12日,深圳职称评审实行重大改革:对优秀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实行特殊的评审政策,可以不受资历、外语、论文等限制,直接由市职改办受理;每年也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一次机会。

  破格评审这一新举措的推出,为一批业绩突出、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对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苹 记录整理

  缺少论文和外语考试合格证,中兴副总裁获破格评审

  取得中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若干年、通过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公开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按照以前的规定,这些都是评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这样,就把一些取得突出业绩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的人才挡在了高级职称的大门外。

  另外,不少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不便公开发表论文或著作。论文“堵死”了职称路,不少人望“职称”兴叹。

  虽然现在许多单位实行了“评聘分开”,一些非公企业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仍然是他们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情结。有一次,有位退休后被用人单位返聘的工程师专门找到我们处里来,咨询职称评审事宜。他已经69岁了,工作人员说“老人家没必要费这么多工夫吧”,他听了很激动:“我干了一辈子技术活,不评个高工死不瞑目!”

  这事我印象很深。对于那些创新能力强、业绩特别突出、业内普遍认可的优秀专才,应该大胆打破框框,给他们开辟一条评职称的渠道。如果我们的职称制度得不到这些优秀专才的认同,那是我们的失败。合理的职称制度,应该能对专业技术起到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实行职称评审改革的出发点。

  有了这个念头到付诸实施,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主要是标准的把握问题,即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破格评审。我们跟当时的市科技局成果处反复磋商,认为可以畅通无阻行走在“绿色通道”上的优秀人才应该包括: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优秀设计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省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等。

  一开始我们还不敢大张旗鼓地搞,只是悄悄地进行。第一批破格评审的有10人,中兴通讯公司副总裁谢大雄是其中之一。他在CDMA手机研制和生产上业绩突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他申报高级工程师,但没有发表论文,也没有英语考试合格证。我们专门组织专家评审组“上门服务”,对谢大雄进行现场答辩;不巧他又紧急出差去了北京,最后是通过视频进行了答辩。专家组一致通过,谢大雄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当庭答辩,“东郭先生”露了馅

  破格评审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开了“绿灯”,但评审要求不能降低,评审质量必须保证,更不能给想浑水摸鱼者以可乘之机。我们设计了面试答辩环节,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科学地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水平和能力。

  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由专家评审组随机发问,现场考察申报者的学术技术水平。有“优盘之父”之称的邓国顺也参加了答辩,他是从新加坡留学回来的海归,在国外没有评职称,是直接越过中级评高级工程师。在当年,优盘技术刚刚推出,不像现在这样被普遍接受和认同。邓国顺专门带了两个优盘,现场演示,阐述这一新的移动储存技术的特有优势,“征服”了现场评委。

  还有一对夫妻,双双申报破格评审。他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内地一家科研机构工作,较早接触了光电阅读技术,后来到了深圳,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上阅卷系统,市场越做越大。在一次招投标中,对方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必须有5名以上高工。但我们在答辩中发现,丈夫对技术这块很熟悉,女老板更在行的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我们评的是高级工程师,所以丈夫通过了,妻子被刷下来。如果妻子申报高级经济师的话,我估计没问题。我们的特殊评审最初是从工程技术,主要是电子通讯领域开始的,这也符合深圳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情况;后来逐步扩展到经济管理等领域。

  这些年来,我市申报特殊职称评审的有100多人,通过率为五成多,基本上都是在答辩环节被淘汰的。真金不怕火炼,像中兴通讯产品部部长陈坚,创维数字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晓晖,创益科技执行总裁李毅等等,都顺利通过了答辩关。他们很多都是“70后”,比较年轻。

  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露了馅。比如市高新区北区的一家企业,他们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第一和第二完成人都参加答辩,结果评审组判定,事情是第二完成人做的。第一完成人是企业高管,是挂名的;虽然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里面还夹了许多小条子,但是答辩的结果还是很不理想。

  变 “评材料”为“评人”,职称评审更科学

  长期以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同工资、福利待遇密切挂钩,过分讲资历、学历、论文,把“评人”变成 “评材料”。我们的破格评审,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框框,注重业绩评价、能力评价,为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的环境。这种注重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方式得到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上级人事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职称评审制度的最大问题是,评职称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很多真正有能力、有实践经验的反而得不到职称。为了使职称评审更科学、职称评定的标准更加切合实际,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从2003年开始,我市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初级职称评审的论文不再“一刀切”地要求公开发表,可提交专项技术报告代替。

  答辩的评委由哪些人担任,对于保证评审质量有关键的作用。鉴于我市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和人才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组评审委员会,适当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特别是年轻专家加入。同时,设立评委专家库,评审时随机抽取各学科专家当评委。谁当评委,连专家本人都不知道;只有在将要评审时,市职管办才从各学科专家库当中随机抽取,这样更有利于防止不正之风。

  2006年,我们在建筑工程专业实行以考代评和考评结合试点,因为建筑工程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报名参加考试的约1400人,其中报考初级的只有三成多成绩合格,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报考中级的只有57%成绩合格,进入后面的评审环节。通过“考”,淘汰了那些专业基础薄弱的人员,有利于提高评审质量,也有利于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特殊评审中专门设计的答辩环节也得到进一步推广,从2007年开始,我市所有申报副高及以上职称者,100%都要通过面试答辩,无一例外。以考代评、考评结合和面试答辩是职称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是大势所趋。

TAG: 高工 优盘 职称 文凭 获评
上一篇 下一篇

图文资讯